
和阿公在網球場上運動的Porsche。
網球是阿公持續了幾十年的運動,
一面牆、一顆球、一支球拍就可以讓阿公活動許久。
那天在嘉義家午睡起來,
阿公說要帶阿孫一起去運動,
祖孫倆就推著推車往腳程約15分鐘遠的嘉義大學新民校區出發了,
媽咪因為擔心小人不會乖乖陪阿公打球也一同前往,
負責拍照、阿公運動時遛小人。
阿公耐心的指導Porsche如何打網球。
很有趣,
一顆網球就可以讓Porsche玩上許久,
看一個小人在網球場上跑跑跑、丟球、跌倒、哈哈笑也是樂事一件,
何況這不是爸爸媽咪會玩的運動(而且我們很久沒運動了,呵),
每天跟著我們打轉的小娃兒,
如果不是有阿公這項刺激,
可能到上學前都沒機會真正接觸這項運動(可能只會在kinect裡玩過),
多個體驗、
對成長來說就是多個機會及觸媒,
只要是好的事、他願意親近的事,
非常願意讓他嘗試及接觸。
看著球碰到球拍後會滾出去後樂不可支的樣子。
這天最經典的畫面是,
小娃兒突然把阿公的網球拍放在地上踩,
沒拍到照、忙著制止,
對阿公真是不好意思、沒想到會有這招,
惜物又疼孫的阿公可能也會有點心疼吧。
阿公打網球的器材都被我拿到手囉,哈哈,開心的呢。
小娃兒真的是完全沒社會化的動物,
每個新事物都是經由教導學習而來,
新東西到手把玩著、常有許多不同的創意玩法,
可能是大人沒想過的、大人沒教的,
以這次事件為例,
給他球、給他球拍、教他玩法,
沒想到拿入手後,
下一步竟是用腳踩的方式認識球拍,
呵,是很天馬行空啦(也很令人傻眼),
但不符合期待及規範,
這也許就是教育的功能及意義所在,
教導小娃兒在有限度的自由裡盡情揮灑,
這把尺需要好好拿捏,
適時思考及調整「過」與「不及」。
還有,
網球場初體驗大成功(除了那個踩球拍的小插曲外),
小娃兒一整個開心、不想回家,
提了好幾次,
才戀戀不捨的離開。